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武强县依托乐器产业奏响“脱贫致富曲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欢乐王
    2020-11-17 10:12:38   转载
    近年来,武强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,依托嘉华等乐器行业龙头企业,创新“乐器+贫困户”产业扶贫模式,通过实施乐器生产加工扶贫项目,吸纳贫困群众参与到乐器文化全产业链中,全面推进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相融合。

    640.webp (17).jpg

    让每一个贫困群众有钱挣
    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活干、有钱挣,是实现脱贫的治本之策。近年来,武强县抓紧抓实就业扶贫工作,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“饭碗”。
    “这把吉他面板的边角还没有磨平,还要再打磨打磨。”日前,在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的吉他车间,45岁的王俊华端着一把还没有上漆的吉他白茬,一会儿仔细查验面板的每一个角落,一会儿闭着眼用手轻轻摩挲。吉他白茬的好坏,直接影响吉他的音色和音准,作为嘉华公司吉他白茬工序的检验员,王俊华是检验所有吉他质量是否过关的第一道把关人。
    王俊华本是武强县周窝镇李封庄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,2017年底,一场大火把她的家烧了个精光。原本不富裕的家因此雪上加霜,借遍了亲戚朋友才把房子重新盖了起来。
    2018年,王俊华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要强的她开始并不能接受,“半年时间,我们两口子都没有出门打过工。”王俊华说。在一家人快要被困难压倒时,周窝镇的扶贫干部来到了她的家,“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只要人在,就能靠双手把一切再挣回来,大家一起帮你们渡过难关。”扶贫干部的一番话,让王俊华心头一热。听着村大喇叭里传来的扶贫政策和致富信息,看着别人脱贫致富的喜悦,王俊华暗下决心:一定要摘掉“穷帽子”。
    “只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,才能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。”武强县扶贫办主任张建强说,近年来,该县把发展扶贫产业和促进就业作为主攻方向,在周窝镇探索建立“乐器+贫困户”的产业扶贫模式,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设备入股、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,引导贫困群众到企业打工或从事配件加工、乐器维修、网上销售,从而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。
    640.webp (18).jpg

    嘉华公司助力奏响“吉他脱贫曲”
    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建于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——中国·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园,是集西洋乐器设计研发、国际分销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乐器制造商。嘉华乐器是欧洲最大的乐器公司之一GEWA乐器公司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,主要生产小提琴、吉他等乐器。
    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自2012年在冀中革命老区武强县创建以来,坚持创业创新的发展理念,顺应改革形势,一路劈荆斩棘,短短8年便成为武强县文化产业园中一颗耀眼的新星。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,积极地参与到扶贫攻坚战斗中来,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    “为更好地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和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,县扶贫办找到我们,希望能够多安排一些贫困户。”公司负责人于秉勋说,“企业能参与到脱贫攻坚中,是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公司安置贫困劳动力10人,每人每月至少增收2000元以上,每一名贫困群众收入有了保障。”于秉勋说。
    有了嘉华乐器这个扶贫平台,2018年,从未接触过乐器制作的王俊华,与吉他、小提琴等乐器结了缘。同公司其他400多名本地工人一样,王俊华从零开始,边学边干。听完厂里专家详细讲解吉他制作的选料、拼版、打磨、油漆、装配等各个工序,她就把各个工序的要点和难点记在小本上,回去认真揣摩研究。
    刚开始工作时,王俊华拿着一把吉他要反复打磨10多次才能过关,一天也打磨不出几把。“政府和企业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,再难也要干出个样子来!”凭着一股不怕吃苦的韧劲,她每天加班,仔细琢磨每一个工序细节,回到家也随身带着一把吉他白茬,有时间就研究打磨技术。
    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反复研究摸索,王俊华现在一天可以打磨70多把吉他,无论是技术水平和打磨质量都无可挑剔。因为工作出色,2019年公司将最重要的吉他白茬检验岗位交给了王俊华。能力提升也带来了收入增加,王俊华的月工资由刚入职时的2000元左右,涨到了3000多元。“家门口有了稳定工作,不仅脱了贫,还掌握了一门技艺,再也不必担心会返贫了。”王俊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    640.webp (19).jpg

    贫困户培养成“草根大师”
    德国GEWA乐器公司专家托马斯掌握着嘉华乐器公司小提琴出口的质量大权,在他眼中,“Huang”代表了免检。托马斯口中的“Huang”名叫黄国权,原本是武强县黄屯村农民,进入嘉华乐器公司工作仅四年时间,黄国权就从零开始熟练掌握了小提琴涂装整形等工序,并带出了十多名徒弟,在工厂被称为“草根大师”。
    2010年,黄国权家刚添了一对双胞胎的男孩,加上大女儿要上学,几年来抚养三个孩子成了家中最大的开销,一度入不敷出;不幸的是,黄国权左臂受伤,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干重体力活,家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丧失,陷入困境,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。
    2016年,在扶贫办与黄屯村主任的协调下,嘉华乐器招收了一部分贫困户成为公司正式员工,其中就包括黄国权,从未接触过乐器制作的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与小提琴、吉他等“高大上”的乐器结缘。
    从黄国权家所在的黄屯村到嘉华乐器公司,只有十多里地。这份工作既能打工挣钱,又能照顾家,特别适合自己,于是便到嘉华公司学习乐器制作。同王俊华一样,黄国权也是从零开始,公司安排德国来的专家详细讲解乐器制作的选料、拼版、油漆、装配等各个工序。大部分工人来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乐器,文化水平也不高,能够满足工种的要求吗?
    嘉华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,制作的各个环节多是靠工人手工作业,对普通工人的学历要求并不高;另外,各道工序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要求。公司特别照顾招收来的贫困户,努力培养他们学到一技之长。这几年来,工人们不仅能熟练掌握有关要求,一些人还成为外国专家眼中的“高级技师”。最初,黄国权并不熟练工序,对一只小提琴反复刷漆十多次才最后过关,一天刷不出几只;凭着“不能耽误生产”的憨厚劲头,很多时候琢磨一个细节直至凌晨一两点;后来时间长了,黄国权一天可以刷二十只,如今一天最多达到五十多只。
    到2019年,在一次产品检验中,托马斯发现一件成品可以媲美国外大师级的刷漆纹路,当得知这是“Huang”完成的后,托马斯找来黄国权的其他作品,发现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艺术水准,“Huang”的产品都无可挑剔,此后“Huang”成了托马斯眼中的“免检”标志。技能提升最显著的结果是收入节节攀升,黄国权刚入职时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,现在月平均收入4000元以上,多的时候能到5000多元。“现在工作稳定,收入有保障,而且在家门口工作,比在外打工强多了。通过自己努力,不仅脱了贫,而且掌握了一门外国专家都认可的技艺,再不必担心会以后的生活了。”黄国权说。
    “在嘉华,黄国权可不是只掌握了一门技艺,他还熟练从小提琴选材到抛光、组装的各项程序,一个人基本能独立做一把工艺水平还不错的小提琴。”嘉华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彬说。
    640.webp (20).jpg

    特色扶贫车间帮扶贫困群众稳定增收
    2019年,中国农业银行向武强县捐赠了一笔专项帮扶资金,专门用于“发展特色产业、帮扶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”。乐器产业是武强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,武强县依托乐器行业龙头企业,创新“乐器+贫困户”产业扶贫模式,通过实施乐器生产加工扶贫项目,帮助贫困户获得稳定的项目收益,实现贫困户如期脱贫且不返贫的工作目标。
    经过多方考察、第三方评估等程序,武强县扶贫办选中几家盈利能力较强、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。嘉华乐器有限公司是选中的企业之一,张景顺和其他118户贫困户签署“购买乐器加工设备与嘉华乐器公司合作”的协议,嘉华乐器为设备建立了专门的生产车间,被大家称为“扶贫车间”。
    贫困户将一家一户分散的资金集合起来,购买了业内最先进的设备。比如生产小号配件的机床,生产出来小号活塞管已经得到世界小号领军企业的认可,一些欧美顶尖企业还考虑与嘉华合作。
    贫困户张景顺手里有一份与嘉华乐器公司、董庄村的三方协议,这份协议规定:贫困户只需要利用补贴的专项资金购买乐器生产设备,而乐器生产与销售的工作由嘉华公司来完成。至于乐器生产和销售,张景顺一点都不担心,“嘉华乐器扎根我们县七八年了,是世界知名乐器公司GEWA的中国基地,产品主要销往国外,效益好,销路也好,我们不用操心。”
    如何确保贫困户的收益?按照协议,贫困户保底的年收益是3000元,合作期是5年;而如果扶贫车间效益好,每户贫困户还能获得“3000+”的年收入。
    “简单来讲就是,资金所有权归村集体,经营收益权归贫困户,设备使用权归公司。合作期结束,嘉华公司只能把设备购买资金全额退还给贫困户所在的村委会,而不能退还设备;村委会收到资金后,不能直接分给贫困户,主要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和扶贫开发事业。”武强县扶贫办主任张建强说。
    事实上,自2019年7月以来,武强县已有两批共119户贫困户通过专项帮扶资金与嘉华乐器签署合作协议,共为贫困户带来超过50万元的稳定收益。
    “使用了最先进的设备,最大限度降低扶贫车间各项成本,从而确保了贫困户的收益。下一步,我们还将推出一些智能化的生产线,建立‘无人’扶贫车间,为签署协议的贫困户带来更多更稳定的收益。”颜彬说。
    640.webp (21).jpg

    积极参与“百企帮百村”精准扶贫行动
    “百企帮百村”精准扶贫行动是民营企业致富思源,回报社会,以服务社会为己任,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的洪流之中,勇于担当,敢于奉献,大显身手的时候。作为民营企业,更加要积极主动认真切实地投身于“百企帮百村”的精准扶贫工作之中来。嘉华乐器有限公司坚持“主动参与,积极作为,尽力而为,量力而行”,积极与贫困村黄屯村进行对接,并深入实地走访贫困村、贫困户(吃透情况,摸清情况,找准切入点,帮扶不添乱)与第一书记尹书记一起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,解决了该村的用工问题与吃水问题。
    武强嘉华乐器有限公司扎根在国家级贫困县,发展到现有固定职工450人,其中大都是武强县的农民,在家门口上班,月平均工资3000元-4000元,有效地避免了农民工跑天南海北打工的艰辛。建立的扶贫车间,专门用于“发展特色产业、帮扶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”,吸纳贫困户资金入股,创新“乐器+贫困户”产业扶贫模式,通过实施乐器生产加工扶贫项目,帮助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户获得稳定的项目收益,实现贫困户如期脱贫且不返贫的工作目标,先后带动了近三百人脱贫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